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漫漫寒假,我响应老师号召,决定自行组织几个同学和儿时伙伴搞个寒假实践活动,以此与社会近距离接触,感受一下生活。当我在行路时被一小节电池搁了一下脚时,我立即有了思绪。
说话不如行动,我即刻组织了五个好帮手,组成了一个探究小组。我们在网上搜集了不少相关文章,经过仔细筛选,总结概括出了这三类8种电池;我们到垃圾箱、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查找废电池的去向,回到学校也调查同学和老师、在校门口和村里走访,把搜集来的数据整理出来又制成统计表。
活动快结束时,我们畅谈自己的收获、体会,我们是满脸的自信,一腔的自豪。我们开始学着用探求的眼光打量熟悉的生活,开始用习惯了演算的小手触摸现实的课题;开始尝试着“做”学问,开始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研究过程。实际上,我们所关注的已超出了现在学习的范围我们已把目光投向社会,已经在学着关注人类自身。虽然,我们收集的数据可能并不十分准确,得到的结论和提出的建议可能会有失偏颇,但我们分明感觉到了滚烫的心中已经装满了沉甸甸的责任。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性原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首先,从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到实地调查、汇报交流,再到活动拓展、总结反思,步骤完整,组织严密,活动方式多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其次,实践活动区别于文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不确定性,在本次活动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在同学之间和村里进行电池使用情况的调查,遇到了事先没有想到的困难。克服事先无法确定的困难的过程,就是一个向实践学习的过程,也是增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绝佳机会,这充分展示了实践活动的魅力。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潜藏的巨大能量,知道了该如何让静态的知识活起来,让知识从书本上走下来,把智慧装进生活里!
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还真切地体会到了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对活动的支持非常重要。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在教室就可以完成的,它要走到社区、走向社会。这就会产生许多问题,比如安全、时间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家长的理解与配合。有的家长并不喜欢孩子外出参加活动,虽然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有待于我们继续努力。
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我们在活动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当我刚组织探究小组时,成员个个兴高采烈,可是在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时,有的小同志积极性就不高了,甚至出现了“踢皮球”的现象。再就是在活动中对一些问题处理得不够细致,随意性太强,没有带着活动的目的去评价。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不断地加强学习,认真进行总结和反思,进一步提高自己指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年4月2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委托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验”开题报告会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北小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与会代表、专家领导出席了会议。我与小教部王冬老师有幸参加了会议。
报告会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果展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场观摩、实验区经验交流、项目研究与实验工作布署等四部分组成。
首先,我们观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果展示。然后观摩了城北小学陈丽丽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洗手的学问》。课后,我市富拉尔基区的孙炜老师、吉林省东丰县实验小学的张莉副校长、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的周积昀院长分别作了经验介绍。其中孙炜老师的报告受到与会专家和代表的一致好评。最后,项目组负责人郭元祥教授作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与实验项目推进思路》的报告。
下午,与会人员又参加了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会。会上,我们聆听了黄大龙副局长作的《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报告,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允漷教授的讲座《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接着,我们观摩了凤凰中学浦卫忠老师的一节《走进河阳文化》成果汇报课。然后,我们参观了凤凰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作品展览和实践活动基地。最后,郭元祥教授作了《综合实践活动:走向常态和有效》的报告。在报告中,郭教授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焦点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一.收获与感受
通过学习和观摩,提升了我们的课程意识,深化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解和价值认同。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它不是一门学科课程,而是有着不同于学科课程的规定性的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经验性、实践性课程,是体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课程,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与实施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丰富学生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它集中反映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
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
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发挥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作用,处理好课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意味着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密切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此处隐藏1881个字……践活动课程成为新课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课程,成为孩子们发展提高的魅力课程。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张 华
联 立 小 学
、5、262014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灌南县六塘小学刘卫华
7月份,我有幸参加了连云港省市合作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这3天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明白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它可以使我们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让我们增长了见识,也打开了视野,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此次综合实践培训中,使我了解了胡训忠老师从实践到理论的成长经历,胡老师从一开始的陪学生同吃同住同玩同乐,到现在的江苏省综合实践特级教师,一路走来,从一开始的慢慢探索,到现在的开宗立派,把我们连云港的综合实践特别是赣榆县的综合实践了如指掌,让人心生佩服,而胡老师的从实践到理论的一系列文章发表与坚持也令人佩服,可以称得上连云港综合实践的奠基者。
其次,本次培训中的曹慧老师扎实的理论基础,盛蕾老师的理论联系基础,多次教海探航获奖经历以及其多次的市小学综合实践公开课的经历,已经使她们成长为我市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带头人,特别是盛蕾老师的《教师成长,从梦开始》不仅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更是一篇理论联系实践的经典论文,扎实的基本功,让人不得不叹服其不愧是教海探航论文比赛的多次获奖,并且从中看出,不仅对我们综合实践老师有启发,就是对其他学科的老师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再次,让我感触颇深的是文云全老师的科技制作。文老师带领的 1
学生团队多次在国家级的科技制作比赛中获奖,并且文老师的演讲以一个个详实的发明小故事让我们了解了一个个小发明家的成长历程,文老师不仅是一位指导高手,而且自己本身也是一位科技发明高手,自己的制作也多次在市、省、国家级比赛中获奖,真正做到了以身传教,榜样引领学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南通市大江中学才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小明家,科技制作爱好者,科技展览室内才能挂满了奖牌以及琳琅满目的各类奖杯。而文老师的科技制作故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同学发明的盲人饮水机的小发明获得省科技发明比赛一等奖的故事,让他自己和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简单的、实用的才是最有效的,最容易获奖和获得推广的,所以,在科技发明中不要去追求哪些高深的、复杂的,一切从实际出发。
最后,另外几位专家的演讲也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向综合实践的大门,引领着我去探索。
总之,三天的培训让我收获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灌 南 县 六 塘 小 学
2014年7月26日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实践,不仅增强了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学习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了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增进了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体会。
一、重视对事物的观察和发现
观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获取正确的、真实的、清晰的表象,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学生对周围一些常见社会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常常是不仔细、不全面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鼓励学生分析观察的结果,指导学生在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和互相交流中,体会到观察的真正乐趣。如在《包装的学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各式各样物品的包装,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材质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最后总结出正确的结论。
二、重视对事物的质疑和想像
质疑,能使学生养成寻求新知识和探究新问题的能力与欲望,而丰富的想像则是创造的翅膀。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好奇、好问及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敢于思考和敢于提出问题,并不断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如在《保护家乡河》的活动中,通过观察、调查、访问,最后得出河水被污染的原因:1.人们的卫生意识不强。
2.工业的急速扩张。这时,有学生提出:“从电视上看到,有的地方经济很发达,可那里的河水依旧是清清的,这是为什么?”通过质疑、辨析,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社会问题:有关部门管理是否到位。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可以借助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媒介,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思维能力的突破。
三、重视对活动的综合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指运用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综合性,还体现活动资源开发的综合性、研究主题之间的自然关联性与活动环境的有机统一性等方面。比如研究《出租车的现状》这一课题,学生就要联系到数学、交通、经营等一系列的知识.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之中,学习并运用了这些知识,从而提高了能力。反之,学生如果把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指导实践生活,对培养学生也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如《和爷爷奶奶对话》这一活动中,有的教师设计了调查表格,像“爷爷奶奶小时候的吃穿住与学习”、“爷爷奶奶小时候和现在印象最深的事”、“爷爷奶奶最大的希望”等等。学生获取这些信息以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整理分析,使学生明白,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孝敬父母和长辈。如果活动进行到这,那么当属成功之举。
四、重视活动中的自主与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既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也要重视合作学习,不能顾此失彼。自主性、能动性是创新的特质和动力。假设一个人没有一点主见,事事跟着别人,那是多么的没有意义。合作是现代社会对人提出的重要素质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主与合作,本质上是不(请关注好 范 文 网:WWW.)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如对《乱停乱放车辆的原因与对策》的研究,可以由某一个学生独立地、自主地确定课题,但是接下来的研究,由于个人的能力有限,开展合作学习会更加好。同时,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帮助,不仅可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重视对活动的指导和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能成为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应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带有普遍性和重要性。例如指导学生如何获取有效的信息,像怎样上网搜索、怎样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处理、怎
样比较和整理信息、怎样写出有意义的文字资料等。当学生有一定成果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视评价活动的过程,更要关注实践的结果。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