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办事处信访工作经验材料(精选多篇)

时间:2025-04-07 07:12:32
办事处信访工作经验材料(精选多篇)(全文共12356字)

信访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渠道,是别无仅有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组成部分。信访工作的目标:一是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二是群众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明显减少。三是信访秩序明显好转。信访工作的原则,一是坚持依法分流的原则。二是坚持依法逐级受理的原则。三是坚持依法解决信访问题的原则。四是坚持畅通信访渠道的原则。五是坚持维护信访工作正常秩序的原则。正是遵循信访工作目标和原则,**办事处几年来在抓信访工作中,始终把信访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办事处党政领导班子在工作中即分工又合作,齐抓共管,为努力构建大信访的新格局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地区多年来从未出现过进京,集体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事件,起到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我们的作法是:、

一、领导重视,纳入日程,常抓不懈

信访工作历来是社会稳定和振兴经济的根本,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几年来,办事处党政领导对信访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在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始终把群众的来信来访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党政领导亲自过问,亲自接待群众上访,亲自研究和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领导的率先垂范,不但为群众解决了难题,同时也带动和感染了广大干部做好信访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正是有了这种热情和“团队精神”几年来在我地区所发生的上百起上访事件中,从没有出现过进京,集体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的,而且每起群众来信来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受到了辖区群众的赞许和认可。从而达到了确保一方平安的目的。

二、制定制度,规范信访,依法处理

几年来,为适应信访工作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办事处在几易领导,人员有所变动,信访干部衔接不齐的情况下,始终把信访领导组织工作不间断,及时调整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和干部队伍,把年青有为,工作能力强热爱信访工作的干部调整充实到信访工作一线队伍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用他们对百姓的热心对工作的热爱,对信访工作的热情,不断挖掘和开创作好信访工作新的闪光点。正是有了这批能打硬仗的信访干部队伍才取得了今天这种信访工作的大好局面,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使辖区得以稳定和安全。

信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展信访工作,办事处几年来先后制定和落实了《领导首问负责制》、《领导定期接待来信来访工作制度》、《领导下访工作制度》和《依法分流工作制度》等10余种工作制度。定期安排领导接待值班,规定每周四为领导信访接待日,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按分工分别接待,解答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问题。在此同时,我们还及时把上访人须知,百姓求助电话,办事程序等有关条款张贴上增,公布于众。办事处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多方筹集资金修建了“一站式”服务“阳光大厅”为每一位机关干部制作了胸卡和桌牌,桌牌上醒目的位置标明所在部门、职务和姓名,使上访求助和来办事的百姓一目了然,极大的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办事效率,受到了百姓的好评。

三、明确责任,加强沟通,齐抓共管

做好信访工作历来是我们每一位信访干部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当今,我们既要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信访工作作为实现、维护、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又要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和部门行政行为,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为群众分忧解难,办事处正是顺应这种需求,几年来,在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即分工又合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根据工作特点及要求,对群众提出的信访问题脚踏实地的一件一件去落实,真正做到了分工不分家,每件事都有人负全责。

例如:2014年7月24日,升平社区居民孙佩华反映,在升平街3号楼楼梯门口堆放大量垃圾,无人清理,楼梯也无人清扫。接到上访后办事处立即会同升平社区立即去处理,经了解情况,是由于原先收取袋装垃圾的人员之间发生矛盾,至使该楼垃圾无人清理。得知情况后办事处领导非常重视,要求升平社区马上给予解决,升平社区委主任带领居民组长当天就将此处垃圾清理干净,同时重新更换了袋装垃圾清扫保洁员,并保证今后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使群众上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群众非常满意,说我们办事效率高,是为老百姓办事的政府。

又如:2014年1月24日,北五道街居民温启光,说该院自来水管线损坏严重,每天都往外冒水,请求协助解决。办事处接访后马上会同浴海社区委主任赶到现场,经了解此处管线属于五十年代修建的,由于年久失修早已老化,解决起来非常困难,经多次与自来水公司沟通,协调,最后自来水公司无偿为他们修好管线,保证了居民供水,大院的居民非常满意,特做了一面锦旗送给自来水公司,以示他们的谢意。

几年来,虽然我们按照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做了一些群众信访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与兄弟单位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及不足,我们将以新的《信访条例》施行为契机,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街道办事处维稳信访工作经验发言材料

街道办事处维稳信访工作经验发言材料

自xx年初以来,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确立“1234”信访工作目标,积极整合基层综治信访维稳力量,在全街道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各负其责的大维稳、大信访格局,将信访吸附在街道、化解在基层,有力地维护了一方的稳定,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第一责任”,形成强大合力

稳定是第一责任,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街道始终把信访工作放在首位,坚持“抓基础、抓源头、抓化解”,努力做到“开门办案、案不出门”。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坚强核心。街道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综治信访维稳领导小组,实行党工委统揽,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班子成员分片包村包社区,形成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是强化机构建设,树立良好信访阵地形象。建设综治信访维稳办公和接待场所,配备专用车辆、电脑、办公桌椅等设施,为信访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办公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了矛盾排查调处、案件办理、信访接待、文书档案等各项制度,把维稳信访办打造成了为民解忧的“一个窗口”,执政为民的“一面旗帜”。

二、构建“五项机制”,聚力维护稳定

一是落实开门接访机制。街道坚持每天至少一名班子成员接待来访群众,做到信访办工作人员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接待来访群众。2014年,街道共接待312起1635人次来访,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和社区、大事不出街道,为市“大滁城”建设及琅琊“两区”建设创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是坚持带案下访机制。由于去年以来征地拆迁任务重、面积大,矛盾并发,街道对涉及群众利益重大的问题成立维稳工作组,实行带案下访,深 ……此处隐藏8016个字……日,各分管战线县级领导,包括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及县 1

人大信访办主任、县纪委信访办主任,集体到县信访办集中接访。每个县级领导分管的部门也一同参加接访,日常涉访量较大的部门抽调专人常年参加接访。一些不复杂、易处理的信访问题,在集体接访现场就得到了及时处置。同时,在信访接待日,要求各乡镇领导班子在当地接访,形成了上下同步、县乡联合大接访的工作机制,做到了不让群众跑冤枉路,有访必接、有诉必应、有问必答。目前,群众已经认同每周一到信访大厅集中反映问题,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动辄找书记、找县长或直接越级上访。

(二)实行联席会议机制。对集体接访过程中不能现场

解决的信访问题,特别是涉及人、财、物等方面的难点问题,提交县信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解决。三年来,先后召开10次信访联席会议,对通河镇退休居委会干部待遇问题、隆兴住宅小区部分被拆迁人反映拆迁补偿不合理问题、原房产开发公司职工柴余工资问题等43件难点信访案件进行了专题研究处理。

(三)实行专案处理机制。出台了《通河县重大疑难信访案件专案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群体性事件、重大疑难案件,由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负责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案组处理。具体负责专案的县领导直接参与调查、处理、落实、思想疏导等工作,一包到底,有效地处理了魏玺村土地纠纷、天宝商城缴税、通河镇太平岗村占地补偿等一批疑难信访案件和信访积案。在解决魏玺村土地纠纷问题上,我们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副县长毛臣任组长的专案组,抽调了县公安局

政委张丽君等一批精干力量,深入农户家中逐户作思想工作,动员多方力量化解难题,在依法处理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利益,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

(四)实行专项资金投入机制。对历史遗留涉及资金较多的信访问题,不回避、不推托,在县级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增列信访专项经费用,不遗余力的予以彻底解决问题。将水利、农机、畜牧三大系统公益事业单位187名职工纳入财政开支,县财政每年增支420万元;处置转业兵、职教中心毕业生85人遗留安置问题,财政每年增支100万元。解决三板厂、原热电厂、啤酒厂、纸业公司四个破产企业,电影公司、原新华商场、综合商店、广播器材经销部和部分乡镇卫生院所涉及的220名职工投保、并轨、拖欠工资和医疗费等问题,县财政一次性支出354万元。几年来,解决历史遗留信访问题方面县财政共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

(五)实行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立足预警、疏导,采取

定期排查、重点排查、超前排查、联合排查、专项排查等多种方式,对全县范围内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有效的把各类矛盾纠纷纳入视线,做到不留隐患、不留盲区。三年来,结合县委书记大接访、信访积案化解、进京重复访和非正常访活动,先后18次开展全县范围内的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认真梳理甄别群众诉求,共排摸出婚姻赡养纠纷、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一般性矛盾纠纷 368起,排摸出信访突出问题58件,按照“事要解决”的要求,录入微机管理,逐人、逐案建立统一规范的台账,明确包保

责任单位、责任人逐件加以解决。

(六)实行大调解机制。结合贯彻落实省、市委关于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有关要求,我们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司法调解力量,完善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级调解网络建设,实现大调解工作体系全覆盖。建立了全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设在县信访接待大厅)和8个乡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实行综治、信访、司法等多部门联合办公、“一门式”服务,做到进一家门,解百家纷;县法院设立了人民调解办公室;县国土局、县人社局、县住建局、县工商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局等20多个重点单位先后建立了行政调解工作机构。三年来,通过大调解网络,坚持调解优先,依法调解,成功调处平息矛盾纠纷600余起,上报重大群体性上访苗头60余件,特别是在土地纠纷、城镇拆迁等焦点问题上,大调解网络及时协调处理、及时反馈,为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发挥了重要作用。乌鸦泡镇司法所调解员魏凤伟总结出的因果调查法、法律启迪法、成本分析法、冷却避锋法、借援攻心法、换位明理法、真情感动法、良知复苏法等八大调解工作方法,在全县调解工作中被广泛应用,这一做法在全市“大调解”工作基层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七)实行责任追究机制。对发生进京有理访1件次,到省、市有理访3件次,越级无理访5件次的乡镇、部门,给予通报批评,通报批评两次的进行重点管理,通报批评3次

或3次以上的实行一票否决;对发生到省、市集体访(20人以上)或被媒体曝光且情况属实的信访问题,视情节轻重给予乡镇、部门通报批评、重点管理或一票否决。同时,加大权重,把信访工作纳入目标责任管理的减分项目,实行量化管理,对应进京、到省、市、县上访的6类情况,扣除相应分值,上不封顶。三年来,全县共有6个单位被通报批评、2个单位被重点管理、2个单位被一票否决。如:对发生进京非正常个体访的每件次扣5分,省的扣4分,市的扣3分,县的扣2分;对发生进京非正常集体访的每件次扣10分,省的扣8分,市的扣6分,县的扣4分;对发生进京重复集体访的每件次扣12分,省的扣10分,市的扣8分,县的扣6分。近三年来,全县共有6个单位被通报批评、2个单位被重点管理、2个单位被一票否决。

(八)实行案件督查机制。出台了《通河县疑难信访案件专案督查工作制度》,由县纪委书记牵头成立全县疑难信访案件专案督查工作组,对各部门办理疑难信访案件情况进行监督核查,澄清事实真相,查处失职渎职行为,纠正偏颇错误结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今年以来,督查工作组先后对原县宾馆钟凤奎工作安置、原种子公司王闯工资待遇落实等6件疑难信访案件进行了核查认定,确保了问题得到公平、公正、合理解决。

(九)实行驻村工作机制。从2014年开始,我们在全县开展了“千名干部进农村,服务群众促和谐”活动,让驻村干部深入农民中间,发挥承上启下、协调各方的作用,解决

村级组织在信访稳定工作上功能缺失、难以作为的问题。我们在全县104个包扶部门选派104名政治素质好、有一定工作经验和政策水平的优秀后备干部,担任驻村的党支部副书记或委员,常年挂职驻村,吃派饭、住农家,与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同学习、同生活、同劳动,心贴心交朋友,切实帮助基层解决最紧迫、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在一线直接化解一些矛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年来,驻村干部共深入农户家中走访10万余次,梳理排查有价值民情信息5000余条,排摸出婚姻赡养纠纷、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一般性矛盾纠纷隐患402个,化解土地纠纷182起、邻里纠纷142起、经济纠纷84起、干群纠纷46起、婚姻纠纷34起,避免集体上访事件46次、治安案件发生36起、民转刑案件28起。

我们向你推荐更多精彩文章:

2014年白石镇信访工作经验材料

人事局信访工作经验材料

信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信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乡镇信访工作经验材料

《办事处信访工作经验材料(精选多篇)(全文共1235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