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首先感谢您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自荐信!
我出生并成长于*市,在*年如愿*大学,目前就读大四,在接受着国际关系方面系统教育和计算机、英语口语语音等方面培训的同时,有大三修经济双学位的强烈意愿,并于2014年获*奖学金。
在07-10连续三年担任班团组织委员;同时是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组副部长的我参加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热心组织、参与志愿者活动,包括学校各大型活动、院庆、社会公益活动,如国际关系学院十周年院庆、二里庄少儿英语项目,并报名参与奥运志愿者项目;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各种参观活动及讲座,如纪念长征70周年时参观国家博物馆、基辛格博士访北大及演讲、入选参加juniorachievement全球商业道德课程等等;活跃于多个感兴趣的社团机构中,如青年自愿者协会、团委综合办公室、街舞风雷、青年外交协会、红十字爱心协会、手语社等等。在这些社团机构中既体会到与大家齐心协作完成任务的乐趣,结交了志趣相投的朋友;也锻炼了自己组织、领导的才干,受益匪浅。
在努力利用好在学校的时间的同时,也充分寻找着接触社会、增加社会经验的机会:大一时先后做过两份家教;大二上学期参加tcl青苹果计划做过阶段性校园销售;08-09年寒假在广西日报社都市新闻部实习,口才得到极大加强的同时,采访-写稿-排版的三位一体增强了自己工作的独立性、主动性;从以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到信息的发掘、传递者的身份的转变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也加深对我的家乡社会的真正了解。
在必备技能方面,熟练使用excel、powerpoint等软件;英语达到国家六级水平,并仍在学习tofel、ielts等课程。爱好排球、旅游、画漫画--均有多年基础,还时常演奏些口琴、竖笛等小乐器。
个性上,属于勤于学习、希望不断得到成长的类型,喜欢参与,喜欢协作;天秤座的我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渴望成功而又虚心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既崇尚团队精神又在某些时候需要得到锻炼成为团队领导者角色的机会;做任何事都会全力以赴,期待拥有可以表现和磨砺自己的舞台。
只有20岁的我也许太过于年轻,但却有着不输于任何人的才智。期望领导您在仔细地评判、全面地考虑后给我这个机会,我会用我投入的演出来证明你们的选择没有错。谢谢!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贵公司兴旺发达!
此致
敬礼!
第二篇: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名词解释问答题精编,笔记,教案!★★
大家好!我们是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的在读研究生或者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出于筹集学习费用、生活费用的考虑,集体搜集、编制了一些学习资料,以飨学弟学妹。这些资料含金量都是很高的。教案是老师的授课精华,核心知识点的详细解释,提纲挈领.问答题和名词解释精编是经过研究生答题并得到导师的修改,考试的时候可以直接作答。以上资料字迹清晰、条目分明、内容全面,可以省掉你泛泛无目的地看书的大量时间,使考研复习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材料全部用16开纸张装订而成,数量有限。对于跨专业学生尤其有帮助!如果哪位有志于考研或者对国际关系感兴趣并需要上述资料的话,请与我们联系(wenkekaoyan@163.com),价格低廉。顺便说一句,敢走上考研这条路上说明我们智力上没多大差别,而最终能否考上关键是你资料收集是否全的,那样是事半而功倍!
战前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07题
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01题
国际关系史专题讲座教案(包括国际格局、国际组织、中国外交史、热点问题,和平崛起,睦邻外交等6部分)
战前国际关系史论述题47题
战后国际关系史论述题40题
战后国际关系史笔记(方连庆)
国际关系史笔记(王绳祖、何春超)
战前国际关系史重点归纳
战后国际关系史重点归纳
战后国际关系史复习精华
※国际政治学(关系学)概论:
1国际政治学名词解释100题
2国际政治学笔记(宋新宁、陈岳)
3 政治学导论笔记(杨光斌)
4《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笔记
※外交学:
1当代中国外交概论教案
2近代中国外交史教案
3 《外交学概论》笔记(鲁毅等)
4《中国当代外交史》笔记(谢益显等)
5外交学概论名词解释(打印版)
说明: 样本见文科考研网wenkekaoyan.blog.com.cn
考生在初看专业书的时候,可能理不清头绪,但是根据本资料来复习,很容易在心里“有个谱”。特别是对于大学本科阶段没有学过本门课程的考生来说,几本参考书完全陌生,看前几遍的时候几乎摸不清头绪。我们的资料正好是总结了各本参考书的精华或重点,结合本精粹开展复习,就可以抓住重点、搞清出题的大致方向。等到复习后期,对参考书差不多烂熟于心的时候,可以把本资料作为大纲,将每一个知识点丰富、扩大。本资料最大的特点是完全从书本出发、从考试题出发,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当作考试题来讲解,而不是停留在抽象的复习讲解上,所以应该是很详细、很具体的。编者对于专业课复习的体会就是一定要把一些很基础的概念和原理弄明白,所以重点放在理清思路和重难点讲解上,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第三篇: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国际关系专业考研
全国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硕士生各招生单位总体情况概览(转)国际关系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但是这个专业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可以说,在短短的几年里,有关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的文章和专著迅速膨胀。如果同学们经常到书店里去逛的话,你会发现,这类书籍往往会成为许多书店的主打数目之一。这种新兴专业在我国的迅速走红,与我国当前在国际上的地位的迅速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我党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崛起”有密切的关系,还与近年来我国国民更加频繁的涉及到国际事务和国际纠纷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轰炸我驻南斯拉夫领馆、中美撞机事件、中日关于靖国神社、教科书、东海油田、日本入常等的争议、台湾问题等等热点问题,对于全体国民的国际关系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是每个国民都对中国的外交和中国与大国之间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从购买和阅读《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大众媒体中可以得到映证。前段时间,我在搬家时,有个棒棒也在和我谈论台湾岛“倒扁案”的进展。这说明国民对我国外交等的关心。
应该说,在中国不断崛起,从“世界历史之外”到开始真正融入“世界体系”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不论是政府高层还是普通国民,对国际关系的关注,都必将会有一个持久的过程。这为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动力。
当前,我国的国际关系学届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很多还是 ……此处隐藏6707个字……缅甸和巴基斯坦。其中台湾问题悬而不决,马六甲海峡极易被美国封锁,只有缅甸和巴基斯坦还没有完全被美国控制,之后美国会不会加大力度搞掂这两个国家。五是更进一步,美国极有可能会破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常运转,以扰乱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进程。2014年东南亚形势不会出现对中国不利的地缘政治重大安全问题,只是能不能防止美国通过金融手段,搞乱东南亚经济形势,进而打击中国经济的发展。六是在中国北方,蒙古基本上对中国无威胁,只不过,鉴于历史上蒙古曾是中国的一部分,现在内蒙古又比蒙古富裕得多,所以有人希望与中国统一,有人害怕被中国统一。害怕被统一的蒙古,指望美国日本帮助它牵制中国和俄罗斯。除此之外,中国与日本领土争端问题,发展状况如何,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中美关系会有二种可能:(1)互不退让。中美经济关系后退,美国失去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失去部分中国市场,失去中国在世界重大
问题上的配合,因对抗中国还会消耗大量资源。中国会失去美国部分消费品市场,因反抗美国的遏制也会消耗大量资源。开始时,法国等一些国家会跟着美国起哄,中国不得不收缩战略防线,巩固与非洲和周边国家的关系,经济发展或会有所减慢,人民币世界化步伐受阻,但只要中国顶住美国的几轮围攻后,反华阵线就会自然瓦解;(2)互有退让。如美国降低售台武器性能,不实质支持达赖和热比亚的分裂活动,减缓对中国的反倾销制裁,降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调门,保证中国的原料和能源畅通等,而中国协助美国解决朝核问题,降低反对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不继续对美国农产品事实反倾销调查,适度提高人民币汇率。但在人民币过快升值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不能退步。
2、中俄关系相互猜忌
中国与前苏联因同是社会主义国家,而在建国第二天苏联就承认中国的合法性,后来因苏联想控制中国不得以而交恶。苏联刚解体时,不少俄罗斯人天真地认为俄罗斯等国按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方子改革,很快将是一片光明。结果上个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一半,**年其gdp是中国的2倍多而10年后却仅为中国的1/3。不少俄罗斯学者认为:新自由主义政策使俄罗斯倒退了20至30年。在远东地区,近年许多“有能耐”的当地居民纷纷迁移到俄罗斯欧洲部分安顿下来。远东地区人口大幅下降,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与中央及其它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薄弱。俄罗斯高层前所未有地意识到:如果再不重视远东地区,任由该地区“落后下去”,“后果将不
堪设想”。近几年俄罗斯经济有所恢复,70%的增长来自外部因素,主要是石油涨价、出卖资源和军火走俏所致。因此,俄罗斯政界和人民都在对美国推销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反思。在国际关系方面,俄罗斯进一步抗衡西方的战略挤压,特别是北约东扩。俄格冲突表明俄不会牺牲战略底线,但不寻求同西方的对抗,不会回复到冷战时期。
据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25日报道,俄罗斯猎头网站superjob.ru调查中心2014年1月中旬对2014名俄罗斯公民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称:中国位居俄罗斯人认为最友好国家的榜首,美国仍像从前一样是俄罗斯的主要敌人。美国对中俄极尽离间之能事,只要美国不完全放弃遏制俄罗斯的战略,俄罗斯就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俄罗斯也有再次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之梦,美国决不会放弃对俄罗斯的遏制。中俄的立场会在上合组织内部得到协调和巩固,目前俄罗斯可能是在中美之间获取最大利益来发展经济。
3、中欧关系摸索中前进
欧盟的战略地位有所上升,国际参与力度进一步增强。中欧属于战略伙伴关系,尽管中间曾经出现过一些摩擦和波折,但中欧关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是客观存在的,尽管中欧有摩擦,但是双方贸易上的互利合作仍然存在。
欧美是有事实上不同点的,比如,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欧盟当时是反对的。原因有三:一是美国当时单边主义和军事手段是非常强硬的,欧盟不赞成单边主义。二是当时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没有
经过联合国授权,所以从根本上讲美国打伊拉克是否合法人们是要质疑的。三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还有更大的战略谋划,与欧盟和其他国家的利益并不吻合,欧盟和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方面的分歧一直是存在的。针对欧盟企图改弦更张,另起炉灶的作法,美国意图在报复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的不作为。然而,对中国外交总体来讲,欧盟是不可忽视的,欧盟这些年来一直在推动一体化发展,可以见到欧盟一体化进程又往前走了一步。这还有一个背景,就是欧盟这些年不断在世界上抛出各种理念,很多新理念是从欧洲产生的,我们应关注欧盟在观念,在理念,在概念方面提出来的很多问题。“中国应是欧盟的战略盟友和贸易伙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欧盟和中国的关系是全方位的,中欧互相把对方看作战略伙伴,这使得双方在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有愿望也有平台进行合作。“在华的欧盟企业将继续加大对中国的投入,一些企业正着手准备下一步投资战略和市场扩张计划”。遇到“中国规模大”难题的人不只奥巴马一人,欧洲的领导人近来也与北京争吵不休,欧洲和中国之间最棘手的议题是武器禁运问题。中国已经表态:中国只是要有一个政治姿态,因为中国已经是军事强国,所以要的不是武器而是面子。
参考文献:
[1]《亚太地区形势变化及走向》杨伯江、席来旺、尚前宏 著,《现代国际关系》 2014 年第1 期。
[2]《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布兰特·斯考克罗夫特 著,新华出版社。
[3]《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美]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4]《情感地缘政治学》[法]多米尼克·莫伊西 著,姚芸竹 译,新华出版社。
[5]《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美] 塞缪尔·亨延顿 著,新华出版社。
[6]《美国东亚战略面临结构性挑战》沈逸 著,东方网-文汇报。
[7]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沈大伟2014年10 月10 日在京座谈时的谈话。
[8]《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邢悦 詹奕嘉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9]《国际关系学》蔡拓等 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10]《国际关系史》刘为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11]《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熊玠 著, 余逊达 张铁军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12]《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体系中的冲突与合作》弗雷德里克·皮尔逊、西蒙·巴亚斯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3]《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苏国勋 张旅平 夏光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全球化与美国:安全利益的冲突分析》刘胜湘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5]《全球化与价值冲突》程光泉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向你推荐更多精彩内容:国际关系史(历史)
国际公共关系考试范围
国际关系史专题
国际关系课程论文
国际关系精要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