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色小班拓展个性发展
一年来,我们秉承“更新理念,关注每一个;创设环境,展现每一个;优化课堂,发展每一个;教学相长,成就每一个;自主活动,幸福每一个;社区联动,拓展每一个”的小班化教育理念,致力于小班化广度(以小班化教学为抓手,形成东亭的德育和校本课程特色)和深度(以小班化为契机,形成东亭教育教学的内涵、精神和文化)的研究,从细处着手,结合我校实际,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力求在小班化教育的研究上有所突破,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有所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更新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曾几何时,东亭学校的老师们只是感觉学生少了,并没有去思考这种状况下的教学是否应该有所改变,依然循着大班的轨迹开展教学。导致的结果是越教效果越差,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如何突破现状,发挥小班的优势?以此为契机,我们有意识的引导老师们思考改变观念。老师们也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我们收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和他人实践心得,推荐或印发给老师们,积极宣传小班的优越性,帮助老师们建立起小班化教学需改变教学管理模式的意识,由以前的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渐渐的老师们通过学习、观摩、切磋、反思,转变了观念,现在普遍感到30多人的小班能更好的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堂上可以更多的开展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可以与更多的学生进行互动,作业试卷可以及时反馈。特别是推行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小班化的优势愈加明显。
二、加强培训研讨,提升教师素养。
小班化教学实验落脚点在学生,着力点在教师。一年来,东亭学校坚持开展起始年级教师小班化教学理念通识培训,明确开展小班化教学实验的意义。平时,我们根据研究与实践情况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专题学习、课题研究、教学展示、经验交流等常态教研活动,期中、期末考试后,分年级开展小班化教育教学工作研讨;坚持间周一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小班化教育教学主题教研活动,力求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强化小班化教学理念,要求边学边实践边探索,从而提高小班化教学实践操作能力。
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丰富多样的培训形式,开拓教师们的视野,强化教师们的实践认知,反思改进小班化教学的实践行为。
2016年9月,选派数学青年骨干教师田甜到上海参加武汉市小班化骨干教师培训;2017年4月,选派各学科骨干教师到山东即墨二十八中学习;2017年5月,组织骨干班主任到武昌实验中学参加全国德育年会活动。回校后,及时和全校老师进行学习分享。
我们经常开展小班化教学读书研讨活动。建立了研究网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小班化教学研究。围绕主题,解决问题,将好的教育教学经验加以推广,推出小班教育教学理念新、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树立小班教学的先进榜样。
另外,还以小课题研究为抓手,激发老师积极思考,努力实践,形成小班化教育教学成果。
三、创新教学,形成自主合作课堂
小班化课堂教学是对每位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我们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给予每位学生平等参与、平等共享资源的教学,追求每一位学生在现有起点上的进步与提升。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小班人数少的优势,开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丰富多样的课堂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交互,给予学生提问、质疑、讨论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学和个别辅导,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开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度。以上要求和建议,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表、课堂教学与作业批改评语等教学评价手段、评教评学、学科质量分析等手段强化贯彻落实。
我们充分利用业务主管部门下校调研、教学质量主题年活动、技能竞赛等契机,开展说课、上课、评课、研课等丰富多彩的小班化教学比武活动。以比赛促教学进步,以研讨促反思改进。每一次活动都及时进行评价反馈,提炼结集,作为下一阶段工作开展的学习资料。
四、改变常规,拓宽教学渠道
小班化,意味着学生偏少,老师偏多,完全具备打破班级界限,实施走班制的条件。我们在这个方面进行了两项大胆的尝试:一是针对有的年级两级分化严重,班内分层效果不理想的状态,我们按照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在年级组内打破班级界限,进行走班分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我们还进行了另外一项大胆尝试,即开发老师和社区资源,打破全校年级、班级界限,以学生兴趣为标准,组建了音乐、美术、篮球、足球、乒乓球、阅读、棋类等兴趣活动小组。经过兴趣小组的锻炼,学生的自信心有了更大的提高。学校呈现出勃勃生机,校园里也有了更多的欢笑。我们还依托社区,借力社会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改变常规,拓宽教学的渠道是我们落实武昌区绿色教育理念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也将成为我校坚持小班特色办学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走班制的大胆尝试和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了我校让学生“学有所成,玩有所得”的教育理念。
五、勇于探索,引入多元评价体系
一张试卷、一场考试、一个分数就决定了学生的一切,旧有教育评价体系也体现了这种评价的僵化和无奈。我们评价是为了不断提供、构建个人发展平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引入活动评价、体验评价,注重评价的引导性、发展性和综合性全面性。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1)小组评价法。以小组为主体的评价。(2)活动评价法。通过组织活动来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能力、习惯等。(3)鼓励评价法。从评价形式上分口头与书面;从评价媒体上分语言与体态;从评价指向分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老师、个人对个人;从评价时效分即时与长效。(4)形象评价法。运用一些标志、图标甚至手印等,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5)形象评价法。在一定的集中学习时段结束后,教师用语言描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6)参与评价法。把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的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评定的范畴。(7)无级评价法。取消分数等第评价学生的做法,以己之长补己之短,提供多次评价机会。(8)反馈评价法。学生在课堂中有机会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展出学生的作业、作品。吸纳家长的反馈(比如: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数量与质量、对教师的评价、批改正误率、建议部分)。(9)个案评价法。建立学生个案记录,对记录做详尽分析,进而做评价。
当然,教学评价改革是一个涉及教育思想及教育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我们的尝试还很浅陋,在今后的小班教学活动中还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更加平等、科学的评价。
小班化实验研究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教学改革策略,贯穿着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体现的是教育对师生个体、个性的关注,以及对师生充分发展的重视。经过一年的小班化工作实践,学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研讨氛围更浓了,课堂更活了,效率更高了,师生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学校更美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