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产技术总结
今年我市的小麦生产,在冬春遭受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中期病虫害偏重发生、收获期又阴雨较多的不利形势下,通过全市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克难攻坚,打赢了抗旱保苗、阻击病虫害、“龙口夺粮”三大战役,取得了较好的收成,虽说与去年相比增产幅度不大,但在大灾之年能获得如此产量已属不易,成效中凝聚了全市广大干群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邓州市今年夏粮丰收意义更大,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达到了农业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小麦生产形势分析
根据农技中心测产调查,今年全市实收小麦面积208万亩,与去年持平略增,平均亩产383.8公斤,总产达79830.4万公斤,实现连续6年夏粮大丰收,与上年相比,平均单产增
2.9公斤,增幅0.76%,总产增加603.2万公斤,增幅0.77%。从成产三因素看,今年小麦亩穗数34万,穗粒数为31.1粒,千粒重为42.7克(雨前44.4克,雨后42.7克),与去年的33.8万、30.5粒和43.47克相比,呈“两增一减”态势,即群体增0.2万头,穗粒数增加0.6粒,千粒重减少0.77克。
二、我市今年小麦生产在大旱之年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收成,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多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随着国家种粮直补、良种补贴、配方施肥、标准粮田建设、农综开发、土地治理、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保护价收购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项目的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生产投入和田间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去年冬春连旱一百多天的灾害天气情况下,有效地促进了良种良法配套和生产环境的改善,为今年小麦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督导得力,职能部门配合行动有力,为小麦生产提供了组织保障。去年秋收麦播期间为确保适期播种,夯实麦播基础,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秋收秋种电视电话会议、小麦播种工作会议等。抓好各项麦播措施的落实,高质量地完成了小麦播种工作。麦播后,特别是去年11月底、12月初旱情逐渐显现以来,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打造邓州粮食主产核心区,多次召开各乡镇和涉农部门抗旱浇麦工作会议,为做到未雨绸缪,市四大家领导带队,对各乡镇抗旱浇麦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支持抗旱浇麦工作,如对农户浇麦进行财政补贴,购置浇水机械进行补贴,提前发放综合直补,保证低价抗旱用油、用电,引丹灌区开闸放水,广播电台大力宣传抗旱先进典型等,并协调农业、供销、水利、农机、气象、电业、石油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职能,积极支持抗旱工作,确保了小麦生产的顺利进行。
3、技术服务到位,为小麦生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在小麦备播、播种、管理等关键时期,我们及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近百场次,举办专题培训会34期次,培训农民15000余人次,开办电视讲座10余期,发布50余条农业短信,印发技术资料10余万份,大厅服务咨询50期300余人次,多途径、多角度对农民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真正把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和抗逆生产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落实到小麦生产中。在小麦生产过程中,针对小麦不同生育期遇到的不同问题,我们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适时提出技术管理意见,为领导科学决策,指挥小麦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如去冬今春小麦严重干旱期间,农技中心组织土肥专家定期测试墒情,根据苗情、旱情,发10期抗旱简报,36条抗旱新技术短信息,组织全体技术人员组成12个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科学指导群众采用新技术、新措施做到节水、节时、节能,浇好保命水、丰产水。又如,小麦生长中后期,我们针对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吸浆虫和锈病,组织26名技术人员,四次深入田间踏查,对锈病和吸浆虫发生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并及时提出防治措施,为领导科学决策、及早防治病虫害提供参考依据。
4、示范样板创建,为小麦生产提供了典型引路作用。今年以市政府为总牵头人,在腰店、桑庄等乡镇创建万亩小麦高产示范方的同时,涉农部门分别在全市26个小麦主产乡镇内,共建“万、千、百、十”不同类型的小麦示范样板田126个,面积达25万余亩,示范方内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围绕粮食高产、粮食增产、高产创建、探索模式、服务指导等方面大力推广了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如腰店乡、桑庄镇示范方,特别是腰店乡黑龙村百亩示范方,采取“六统一”,规范有效地落实了关键措施,取得了较高产量。据省农调队5月19日上午现场测验,百亩示范方,面积132亩,亩群体43.4万,穗粒数37粒,千粒重预计42克,按85%折亩产579.5公斤。5月31日邓州市农业局专家组又一次现场实测,亩产584.9公斤,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5月21日省小麦专家胡廷积、张世英一行在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等领导同志陪同下到示范方现场进行观摩和考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5月23日全南阳市示范方创建示范观摩会在邓州召开,兄弟县镇平县组织其乡镇党委书记、农业局等单位领导,来邓州观摩,现场考察小麦示范方建设成效。领导和同志们均为大旱之年邓州市万亩示范方能够取得如此高的产量赞叹不已。
5、落实主要技术措施,强化生产管理,为小麦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①、大型整地和收获机械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整地和收获的质量、效率,为适时适墒播种和抢收抢种创造了条件,赢得了主动,本年度机耕机耙面积占98%,机播面积占70%,机收面积占90%以上,为小麦适时适墒播种,保证一播全苗和实现抢时收割“龙口夺粮”提供了有效保障。
②、优良品种的广泛普及是今年小麦增产的内在因素,随着国家良种补贴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市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早熟、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如郑麦9023、豫麦70—36、04中36、偃展4110等占到了90%以上,其中9023占60%以上、豫麦70—36占15%,04中36占5%,有效地发挥了优良品种的抗逆增产作用,在大力推广主导品种的同时,我们积极引进示范有苗头的新品种,如郑麦366、豫农202等12个,为邓州小麦优化品种结构,提供了参考依据。
③、测土化验、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为科学施肥提供了依据。今年,邓州市农技中心根据近几年取土化验的结果,对我市不同土壤类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肥配方,并发放施肥明白卡10余万份。农户按方施肥,既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又节约了肥料,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如刘集镇单坡村千亩配方施肥示范方,平均单产527.5公斤,腰店黑龙村配方施肥样板田132亩,平均单产584.9公斤,比全市平均产量383.8公斤,亩增201.1公斤,增产率达52.4%,据抽样调查测算,全市应用配方施肥面积198万亩,占麦播面积的95% ……此处隐藏11980个字……产、稳产。
四、秋播打算。
今年秋播,我县在小麦生产指导思想上,仍应坚持种植扬麦11号等优质品种,坚持以质量栽培理论为指导,把各项高产优质措施抓到实处,同时,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项抗灾措施,把我县建成全省优质蒸煮小麦生产基地。
二oo四年七月二十日
(推荐访问范文网wWW.)第五篇: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方案兖州市201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补助项目
小麦技术指导方案
为保证兖州市2014-201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补助项目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进行,推动科技入户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建立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持续提高我市小麦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本技术指导方案。
一、主要目标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安排,全市共选择了100个小麦专业种植村,科技示范户400户,辐射带动4000户,建立3个科技示范试验基地。项目实施主要目标为:根据小麦优质高产技术思路,适应农业农村新形势需求,加大农技农机结合力度,推广小麦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强小麦“双宽”播种、小麦深松少免耕播种、配方施肥与氮素后移延衰高产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全面提升小麦生产技术水平,确保小麦持续增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技术内容
(一)主导品种
根据兖州市气候条件、农民意愿及市场需求确定我市小麦主导品种为济麦22、济南17、济麦20。其中济麦22主要集中在新兖镇、兴隆庄镇、大安镇、漕河镇及颜店镇东部种植,种植面积22万亩左右;济南17适应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需 1
求,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模式,集中在小孟镇、新驿镇、颜店镇西部及大安镇和新兖镇的部分村,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这两个品种占到我市小麦种植总面积的95%以上。济麦20面积逐年减少,目前在我市种植0.7-0.8万亩之间
(二)主推技术:
近年来,在小麦生产中,我们相继推广应用了秸秆还田、宽幅精播高产栽培、规范化播种技术、小麦深松少免耕镇压节水栽培技术、配方施肥、氮肥后移优质高产栽培、病虫草害无公害综合防治和灾情应对等一系列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市小麦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单产实现“十连增”。2014-2014年度,我市向省农业厅推荐了以下小麦主推技术。
1、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对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延续和发展,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其核心“扩大行距,扩大播幅,健壮个体,提高产量”。有利提高个体发育质量,构建合理群体提高产量,是我市近年来宣传推广的主要技术,目前已成为主推技术之一,特别今年利用小麦高产创建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购买了108台小麦宽幅精播机,无偿提供给部分镇村,加快了该技术的推广力度。目前我市推广的种植模式为:2.6米一畦,畦背0.4米,畦内种植9行小麦,小麦播幅8-10厘米,平均行距为29厘米。今后几年,小麦宽幅精播种植模式将作为我市小麦种植中的主要种植模式加以推广。
2、小麦氮素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
兖州市肥水条件优越,小麦单产水平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小麦氮素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适用于肥水条件较好的高产麦田和强筋及中筋小麦的田间管理,该技术在我市大面积应用已有多年,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应用技术。其中心内容可概况为“一个减少,一个推迟”,即减少底肥施用中氮素的比列,推迟小麦春季肥水管理的时间,由原来习惯的返青-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推迟到起身-拔节期。
3、小麦深松少免耕镇压节水栽培技术
目前小麦生产中大面积麦田采用旋耕后直接播种的耕作模式,在耕层下形成坚实的犁底层,影响蓄水及小麦根系下扎,小麦深松少免耕镇压节水栽培技术适应生产形式需求,通过秸秆还田、深松、镇压等技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水分蓄积,提高根系活力,增加抗旱抗寒能力,提高产量。该技术在我市种粮大户中应用较多,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目前已成为我市小麦生产主推技术之一。主要技术规程包括“玉米秸秆还田+深松30厘米+旋耕15厘米+耙压或镇压2遍+播种机播种+播后镇压”6个关键环节。
三、工作计划
2014年8月,编制培训计划,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和考评制度,组建专家组,遴选技术指导员,确定科技示范户,确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及操作规程。
2014年9月-2014年11月,利用“三秋”生产关键时期,进行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培训,组织技术人员入户指导;规划建设小麦试验示范基地,对基地农户进行秋种技术培训及小麦冬前管理技术
培训。
2014年11月-2014年2月,对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进行全面技术培训,全方位开展入户指导工作。
2014年3月-2014年5月,开展小麦春季管理、春耕备播技术培训及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培训,组织技术指导员进村入户开展小麦春季及中后期管理技术指导。
2014年6月,对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考评;认真总结项目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及时形成总结报告。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履行技术指导与服务职责
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成立了小麦、玉米、蔬菜专家技术指导组,其中小麦专家组成员5人,负责制定全市小麦技术指导方案及操作规程,负责培训技术指导员,指导技术员对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和答复咨询。督导技术指导员开展工作,面向全市技术指导员开展技术培训,对全市入户技术指导员进行业绩评价。技术指导员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备耕、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应到每个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累计到户工作时间150天以上。技术指导员要与示范户建立经常性联系,并可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对示范户进行远程技术指导服务,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难题。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联系4个示范户,并帮助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40个农户,以户带户,以户带村,形成农业技术示范新模式。
(二)加强信息沟通
技术指导员要在秋播、冬前管理、春季管理和后期收获等关键农时结束后,及时向专家组汇报工作,撰写工作总结材料。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效果、存在的问题、典型事例、对策建议等,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附加相关技术文件、照片或录像。要建立和完善简报制度,及时反馈技术指导工作进展情况。
(三)加强监督检查
专家组成员要加强对示范户的调研,了解示范户的需求,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技术问题。配合农业主管部门做好考评工作,按照项目统一规定的绩效评估办法加强监督检查。
推荐你访问其他精彩文章: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 小麦测试题
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2014年滨州市小麦生产总结
09中江小麦生产总结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