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计划

乡镇脱贫攻坚典型做法总结

时间:2025-04-20 07:12:54
乡镇脱贫攻坚典型做法总结(全文共7504字)

攻坚克难脱真贫 砥砺奋进奔小康

深秋时节,走进永兴县油麻镇,昔日里分布在各个山腰的木板房、土坯房已不见了踪影,一座座规划整齐的村居不时跃入眼帘,这个曾经走出开国大将黄克诚,也是全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方,如今,这里的产业发展了、村庄变美了、道路变宽了、房子变新了、群众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笑容----精准扶贫,使这片红色热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油麻镇,地处永兴县西北边陲,是开国大将黄克诚的故乡。全镇国土面积92.7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5万余人生活在这里,共有4个省级贫困村,贫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12个,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37户3603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发展底子薄,是永兴县贫困村最多、贫困户数量最多、贫困人口最多、脱贫压力最大的重点乡镇。

自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油麻镇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及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部署要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把“精准”落实到脱贫攻坚全过程,构建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全面抓好责任、政策、工作落实,一针一线补齐短板、一砖一瓦筑牢基础,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镇呈现出抓党建、谋发展、促脱贫、奔小康的良好势头。

一、用心用情谋划部署织密脱贫攻坚“责任网”

漫漫扶贫路,浓浓民生情。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一股股脱贫攻坚的暖流不断激荡着油麻大地。咬住目标任务不动摇,扭住关键环节不松劲,油麻镇脱贫攻坚工作收获累累硕果的同时,也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决胜期。

(一)提高政治站位。为真正把脱贫攻坚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油麻镇党委政府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湖南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指导打赢全镇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牢牢把握“防滑坡防松懈”的工作总基调,突出问题导向,把提升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一手抓未脱贫对象的脱贫出列,一手抓已脱贫对象的巩固提升,咬定目标不松劲,顽强作战不懈怠。油麻镇党委书记亲力亲为,靠前指挥抓脱贫,严格落实“三走访三签字”制度,在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率先完成对17个村贫困户遍访的示范引领下,全镇党员干部切实履行责任,主动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研究脱贫思路、制定脱贫方案、落实脱贫行动,集中部门优势资源破解难题,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主动自觉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

(二)明确思路目标。结合油麻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际,制定了包括调度会议、政策业务培训、信息日报、驻村干部工作成效考核、乡镇主要领导遍访贫困户的“五位一体”特色制度,建立了“日通报、周调度、月督查”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乡镇领导班子齐抓、行业部门整体联动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全镇上下抓脱贫攻坚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更加顺畅;组织编制了镇、村、组、户四级规划,做到镇有路线图、村有施工图,切实增强工作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三)坚持尽锐出战。好人好马上一线,精兵强将抓脱贫。16名第一书记、36名帮扶工作队员、82名村“两委”干部、553名帮扶干部冲锋在脱贫攻坚最前沿,用真情、动真心、下真功夫服务引导帮扶贫困群众,通过开展精神扶贫、扶智扶志,引导贫困群众正确看待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着力转变“唯条件论”“眼界不宽”“发展紧迫感不强”及“等靠要”等被动发展观念,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拔穷根、摘穷帽,激发出贫困群众“要脱贫”“要致富”的强大信念,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

为了让幸福感长久留在贫困群众的心中,油麻镇着眼长远、统筹规划、靶向帮扶、精准施策,既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脱贫攻坚,又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频频打出扶贫“组合拳”。

(一)基础设施全覆盖。2013年来,油麻镇整合各相关部门资金和涉农资金,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发展短板,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出行难、饮水难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始终致力于脱贫攻坚区域性基础设施整体提升,先后投资1300余万元,实施千人以上油麻村、柏树村、下青村、五陵村、公平村、高城村、上青村大路坪组及三塘学校安全饮水供水工程等一批关系贫困人口整体脱贫的区域性工程,有效解决17个行政村、10000余户50000余人的饮水安全;实施20余个村村连通道路硬化建设项目,实现了乡通二级、村村通达、自然村硬化,全镇公路建设总里程达50余公里,形成快速连接周边县市、布局合理、安全可靠的公路交通网。全面完成小城镇、中心村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所有行政村通宽带通光纤、实现4G信号100%覆盖,农村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二)教育扶贫拔穷根。油麻镇牢固树立“治贫先治愚、治愚抓教育”的理念,把发展教育作为“挖穷根”的最大民生工程,坚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严格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教育保障和资助制度,在全县率先研究出台《油麻镇教育扶贫实施方案(2016—2020年)》,全面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帮扶标准,认真做好“控辍保学”和“两后生”教育培训工作,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辍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四年来,全镇共投入学前教育帮扶资金30.8万元受益贫困户子女308名、义务教育阶段帮扶资金344.2万元受益2754名、高中职高阶段帮扶资金174万元受益580名。油麻镇教育基金会共募集善款200余万元,累计为400余名贫困生发放帮扶资金30余万元。许多来自农村困难家庭的学生走进了理想大学,接受了良好教育,将来毕业迈入社会就可以带动一个家庭彻底脱贫,真正起到了“培养一名大学生、挖掉一个穷根子”的良好社会效应。

(三)健康扶贫减负担。认真落实《湖南省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永兴县健康扶贫实施方案(2016—2020年)》,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个人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及时结报,提高门诊、住院报销比例及大病医疗报销水平,实行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完善大病医疗救助及政府兜底保障等制度,有效防止因病返贫致贫。2016年以来,全镇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边缘易致贫人口代缴医保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县域内住院享受“一站式”结算综合报销比例90%以上,慢病签约服务管理418人,签约率达100%,完成17个“空白村”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四)稳固住房保安居。安居才能乐业。油麻镇举全镇之力,创新性开展工作,“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将群众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迁出,以“一户一策”加大后续扶持,确保群众“搬得出、留得下、能致富”,有力夯实脱贫根基。投入1839.13万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 ……此处隐藏2641个字……进“旅游+扶贫”大格局。立足油麻红色旅游资源禀赋,积极推进“旅游+扶贫”发展战略,实施了黄克诚故居3A景区改造升级项目,加快建设马三公路、下青村综合服务平台及游客接待中心等重大项目,重点打造了以柏树村、长湖村为代表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5000余名群众直接或间接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年人均增收600元以上。

4、精准做好利益联结大文章。一是股份合作联结。鼓励贫困户以土地、林地等资源经营权、自有设施设备、财政扶贫到户资金等,入股到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架起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的桥梁,引导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让贫困户变股民,资源变股金。二是订单农业联结。鼓励和引导合作社、龙头企业优先与贫困户签订购销合同,形成稳定购销关系,指导实行“市场价+一定比例上浮”等保护价收购。引导和鼓励效益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获得收益后的返利方式让贫困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提高贫困户生产积极性和产品质量。三是劳务就业联结。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对有相应学习能力的贫困户进行简单培训,使其获得企业所需技能,鼓励企业优先吸纳贫困户家庭人员长期就业或季节性务工,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实现稳定薪金收入。通过土地入股、现金参与合作经营、扶贫基金、村集体收益分红、合作社务工等5项措施,引导和支持郴乡味、溪之绿、超南越北等龙头企业与全镇建卡贫困户467户1565人都建立起了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了贫困户与特色产业的有机衔接,实现贫困户增收、业主增效、村集体增益,累计为贫困户增收253万余元。全镇4个贫困村光伏电站合计产生收益100余万元,惠及贫困户43户169人。

(三)消费扶贫保增收。消费扶贫的一头连接消费者,一头连接贫困户。在消费端,通过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可以提升扶贫产品消费力;在贫困户一端,则是通过提升供给能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吸引消费者的复购积极性。油麻镇积极引导贫困村民主动发展生产,将以往的看望慰问、送钱送物转化为购买力,发动本单位职工、帮扶责任人从村民手中直接购买农产品,让村民通过销售自家的农产品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推进扶贫工作实践中,积极倡导“消费扶贫”新理念,通过多方联动、化繁为简,为贫困村农产品牵线搭桥,实现农产品直达消费终端,以消费促进生产,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农户增产增收。此外,将农产品销售与市场有机融合,打出了扶贫产品展销会这个关键一招。今年,为应对疫情影响,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油麻镇提前谋划,全镇动员,镇扶贫办、工会、驻村工作队联合推出以“消费扶贫共参与,脱贫攻坚奔小康”为主题的消费扶贫月,帮助贫困群众把自家生产的土鸡、土鸭、红薯、花生、土酒等农产品集中起来,把好品质检验关,实行统一地点、集中销售,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纷纷发力,500多名干部职工踊跃参与,纷纷加入“购农大军”,仅用不到两周时间,就累计销售红薯酒1200余斤、贫困户散养土鸡3000余只、红薯2000多斤等等,直接为贫困村群众增收80余万元,受益群众1000多人。

油麻镇将通过不断的工作实践和创新,由政府+电商平台+合作社+订单+贫困群众等要素组合而成的“消费扶贫”新模式,助力贫困村农产品销售,以市场倒逼“供货”,提高产品质量,有效对接市场供给,用市场“红利”引导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思想,积极发展产业,用辛勤和努力“挣”幸福,早日摆脱贫困,共同奔向小康。

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打造脱贫攻坚“主心骨”。

油麻镇将脱贫攻坚作为淬炼干部的“主战场”、检验作风的“试金石”,全镇广大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尽洪荒之力务实干、用绣花之功精细干、背水一战拼命干、阳光扶贫干净干,各级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决战决胜、不胜不休的精神状态,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做好政治理论培训。组织全镇广大扶贫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学习中央、省、市、县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上。做好扶贫业务培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扶贫政策,重点围绕抓党建促脱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社会保障兜底、发展集体经济、驻村工作政策等内容分类别、分专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业务水平。2016年以来,共举办扶贫干部专题培训班20余次,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做好方法技能培训。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到长沙、郴州等地考察学习精准扶贫、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创新了思维,激发了干劲,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村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村情实际、立足优势资源,找准本村产业发展方向,认真谋划脱贫致富新路子,不断改进工作措施,为完成脱贫攻坚后续巩固提升、乡村振兴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关心关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政治上关心,让有为者有位。强化政治引导,让更多的年轻干部有志从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坚持早发现、早培养,多渠道培养扶贫干部;将扶贫干部纳入规划管理,加强跟踪考察,把真正能够长期沉在基层、在管理服务一线兢兢业业、推进重点工作担当作为、业绩突出的年轻干部发现出来,优先向组织推荐提拔使用;将年轻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重点村进行挂职锻炼,促进健康成长。物质上关怀,让实干者实惠。严格落实驻村干部物质保障、生活补贴、乡镇工作补贴、交通补贴、工作经费、意外保险、免费体检等各项待遇保障,努力让驻村干部安心、安身。精神上关爱,让出色者出彩。今年在“七·一”期间对全镇脱贫攻坚一线涌现出的70名优秀共产党员和100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进行了表彰,形成了正向激励的导向。同时,优先推荐政治站位高、工作能力突出的扶贫一线干部参评“最美扶贫人物”,动员扶贫干部提高认识、振奋精神、积极作为,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战斗中

(三)加强从严管理,提醒干部守住底线。监督考核,压实工作责任。2016年以来,在脱贫攻坚专项考核中,对村“两委”、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镇扶贫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帮扶责任人进行了专项考核。按照相应的职责任务细化考评内容,进一步压实责任,形成带头抓落实、抓推进、抓责任的鲜明导向。追责问责,深化纪律建设。为确保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履职尽责、遵规守纪,制定了《油麻镇脱贫攻坚考评问责实施办法》。通过暗访、督查和省、市、县委派驻督导组意见反馈,全面了解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履职情况。对那些把扶贫工作当作走形式、添履历“镀金”,畏苦畏难、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的扶贫干部,要加强教育管理,该撤换的要及时撤换,该问责的要坚决问责。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油麻镇各级党员干部用“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党的“形象指数”,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支持、真心拥护、真心满意。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而今,实现脱贫的油麻人民,正在为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积极努力,一幅乡村振兴、共奔小康的绚丽画卷正在油麻大地铺陈开来……

《乡镇脱贫攻坚典型做法总结(全文共750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