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发展改革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发展改革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2014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是xx合作示范区具体规划建设的启动年,是筹备小平同志110周年诞辰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上级发展改革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三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跨越升位,次级突破”战略部署,始终秉持“务实、创新、廉洁、和谐”的工作理念,坚持“思全局、谋大事、抓改革、促发展”,在超前谋划中抢占机遇,在把握形势中顺势而为,在务实打拼中奋争创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全力以赴抓大事,重大战略顺利推进
xx合作示范区建设高效推进。经市编委批准,成立了“xx市区域合作办公室”,明确了人员编制、内设机构、主要职责,牵头草拟送审了《〈xx合作示范区(xx片区)建设总体方案〉分工方案》、《2014年xx合作示范区(xx片区)目标任务考核办法》等重要文稿,抓住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区域合作等方面,由对应部门具体负责,分块推进,整体联动,逐一落实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以及6大类19项支持政策的争取工作。随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省委办、省政府办、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专题汇报,衔接争取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xx合作示范区(xx片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4〕31号)文件于6月25日正式出台,明确了“三年初见成效、五年跨越升位、七年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落实了“合作功能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合作基地建设、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完善区域合作机制”6项工作任务,给予了财税、投融资、产业、土地以及体制改革等5大项优惠政策,加强了省级层面对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随同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了省政协“推进xx合作示范区(xx片区)建设”提案办理协商会,会后认真梳理了王宁副省长及省级各部门的讲话发言,逐一加强对接,力争获得省级层面更多支持。结合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在市委的统一部署下,全市形成了“6+3+1”的竞相跨越发展新格局。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办、市绩效办等部门,扎实开展了xx合作示范区建设项目专项督查,快速启动滨江新区建设,加快和开工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扎实开展了邓小平发展基金设立的前期工作,掀起了示范区建设高潮。
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施方案成功获批。经过艰苦的衔接争取,3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关于四川x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施方案的批复》(发改西部〔2014〕660号)文件,正式批准同意设立四川首个“x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明确了示范任务、主要目标、产业承接发展重点、承接产业布局等内容。积极加强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西部办的衔接沟通,顺利推进了示范区建设的前期相关工作,目前正抓紧编制《四川xx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送审。
区域发展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与重庆的合作,积极主动加强衔接联系,促进了两地党政领导交流,精心筹备渝广经贸合作领导小组第四次联席会议,草拟了2014年渝广合作年度计划。强化同渝广合作乡友顾问团、重庆xx商会的联系,不断扩大对外推介和招商引资成果。随同市政协主要领导等部门负人,赴漳州闽南师范大学参加了“中国经济大讲坛”等活动,商洽了xx与漳州等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合作建设有关事宜,进一步加强了对外合作方面的衔接和交流。
(二)围绕中心当参谋,加强经济运行管理
科学编制年度计划。根据中省经济工作总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代市政府起草了《关于下达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草拟完成了《关于xx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顺利通过四届市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牵头抓好了全市经济工作“开门红”督促考核,会同市绩效办草拟送审了《关于审定2014年全市经济工作“开门红”考核结果的请示》。2014年上半年,预计全市gdp实现390亿元,同比增长11.5%。
抓好经济运行分析。针对今年全市经济运行形势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创新驱动、“6+3+1”等发展战略,抓住工业经济、重大项目、农业农村、服务业发展、区域合作、价格调控等热点难点,定期深入基层调研,认真开展了全市经济形势分析,草拟了“国民经济运行、固定资产投资、重大项目建设的情况分析及措施建议”等调研文章,配合市委政研室充实完善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代市委、市政府草拟了《关于贯彻落实全省“多点多极”支撑战略推进xx合作示范区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关于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新型住宅产业化的意见》等重要文稿和文件,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参考。草拟了《xx市未来五年经济总量分析报告》,“对2014年全市经济总量力争突破2014亿元,成为川东北经济区重要增长极,进入全省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等奋斗目标进行了科学分析预测,提出了确保目标圆满实现的工作措施建议。
扎实开展节能减排。按照中、省节能减排工作部署,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积极推进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预计能按时间进度完成年度省下达的目标任务。严格固定资产节能评估工作和万家企业节能工作。2014年以来,共完成节能批复2件、节能登记备案13件。组织开展了“践行节能减排,建设美丽xx”节能减排宣传周活动,大力普及生态环保理念,营造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氛围。
(三)狠抓项目促投资,大力争取中省支持
项目资金争取成效显着。准确把握中省预算内资金投向,逐一跟进落实规划、上报、审批等重点环节,加大争取协调力度。2014年以来,共争取到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实施、城镇供排水设施、公检法司、廉租房建设、堤防工程、石漠化治理、基层医院能力建设、农村学前教育、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产业发展和节能示范、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134个,到位资金53426.4万元,同比增长30%;其中,城建基础设施9409.4万元、公检法司3567万元、交通能源26701万元、社会事业4162万元、农业农村4010万元、产业环保3602万元、以工代赈3415万元,综合类300万元。牵头组织世行项目专家多次赴我市进行项目鉴定和专题培训,世行贷款项目进展顺利。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奋斗目标,深入各区市县和有关部门调查研究,编制完成年度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及时分解下达目标任务。紧密跟踪对接当前国家投资政策动向,精选项目,积极申报,跟踪衔接,全力争取。严格执行中央 ……此处隐藏27958个字……>
(十九)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指导和综合协调。继续深化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市转变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制定改革试点年度实施方案,做好试点经验总结推广。
(二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梳理、整合行政审批项目,做好国家、省下放权限的承接和下放工作;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深化特定区域和项目审批标准及运作机制建设。
(二十一)强化要素资源价格倒逼机制。推进要素价格改革,研究扩大差别化电价政策实施范围;组织实施差别化水价政策,抑制、淘汰落后产能,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逐步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实施上下游价格联动;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
(二十二)建立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引导机制。研究完善项目准入、要素配置、收费管理、人事制度、税费扶持等配套措施,对民间主体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实行特许经营。
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二十三)加快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抓好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工程,争取国家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以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完善园区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循环利用链形成;强化循环经济基础研究。
(二十四)深化生态市项目建设。实施城乡污水处理和管网建设工程,逐步推进雨污分流,提高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和污泥干化处理能力。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北仑垃圾焚烧迁建、垃圾分类回收世行贷款等项目,加快鄞州静脉产业园、宁海、象山垃圾焚烧等项目前期。
(二十五)全面启动低碳城市试点基础性工作。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低碳发展规划,实施六大示范行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规划编制前期研究。
(二十六)加快我市能源的清洁化发展。积极做好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宁海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的申报工作。加快推进4大电厂燃煤机组的脱硝改造工程、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浙江lng接收站二期、甬台温油气管道宁波段等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市区“油改气”工作力度,稳妥推进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七、改善民生生活品质
(二十七)抓好就业和民生保障工作。推进创业平台建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抓好新一轮民生实事工程建设,着力解决一批交通出行、养老服务、食药安全、生态环境等民生热点问题。
(二十八)加快医改推进步伐。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设,整合城乡医保经办机构。
(二十九)保持价格水平基本稳定。继续做好监测预警和价格检查工作,扩大价格信息公布范围和途径。进一步清理流通领域、进出口环节的涉企收费,规范收费行为。扩大价格调节基金规模,研究设立应急资金,增强调控能力。统筹安排政府调价项目。落实困难群众基本价格补贴。
八、提升系统建设水平
(三十)以加强基础工作为抓手,提高经济社会运行监测、预测水平和驾驭能力。在基础课题、重大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加强部门协作,构建综合经济分析平台,强化监测预测、形势研判和规划评估,为党委政府决策做好参谋。认真做好**的中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对策建议。启动“十三五”重大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网络规划。
(三十一)以“有效投资提升年”和全省发改系统“双重”服务活动为载体,推进作风转变。扩大有效投资既是全市的重大任务,也是发改系统的重要职责。全市发改系统必须要以作风建设为抓手,践行“三思三创”,建设服务型机关,转变职能、主动服务、破解难题、简化审批、提高效率,确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同时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三十二)以素质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发改系统工作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增强系统思维、统筹协调能力,谋划好城镇化推进、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新平台新空间拓展等重大问题,协调各方关系,从长远、全局的角度精心谋划、扎实推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完善制度,推进“法治机关”建设。
第五篇:2014年市发展改革委行政许可科工作总结
行政许可科201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窗口在市发展改革委和市政务服务中心党组、行政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落实“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优质的政务服务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现将有关工作回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委主任亲自抓政务服务工作,坚持每月到窗口检查工作一次;分管副主任每周按时到窗口带班并检查指导工作,要求窗口工作人员为办事对象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二、办件规范。为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政务环境,对我委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进行了再次清理,清理后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各5项(含物价)。全部项目整体入驻中心受理、办理,录入及时,按时办结,无超期办件。
三、认真履职。(一)充分授权,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理时限。资料齐全的项目,现场办理办结。全年共受理130件,办结130件。按类型分:招标事项核准30件;企业投资备案63件,总投资101.2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31
件,总投资40.5亿元,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企业基本建设项目32件,总投资60.7亿元),增长102%;企业投资核准3件;节能评估项目33件。外商投资项目许可1件。即办率百分之百。
(二)并联审批运行良好。投资项目全部纳入并联审批系统,科学规范审批流程,主动导引办理,各部门提前预审,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限,全市(含区县)所有无前置条件的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由原来承诺的9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有前置条件的审批事项办理时限比原承诺时限缩短了71.7%。今年共受理63个并联审批项目,总投资101.2亿元。
(三)切实履行重大投资项目代办职能。全年代办重大投资项目19项,总投资33.2亿元,窗口人员主动宣传我市重大项目代办制工作流程,并及时与中心督察科联系,真正做到了“只进一道门,只找一个人,办完所有事”,节约办事时间和办事成本,为项目顺利落户眉山提供了良好的政务服务。
(四)创新服务理念,积极为投资者服好务。在实际工作中我委窗口在对一些资料不齐,又急需办理手续的项目,如50万吨/年车用甲醇燃料项目、金象园区农资仓储配送中心项目、年产16800吨钢线表面涂覆项目等项目立项时,打破常规,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受到业主好评,增强了业主投资信心。
四、严守纪律。窗口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
一年来,没有吃、拿、卡、要等违反廉政规定的行为,做到了慎用权力、洁身自好。
五、成效显著。全年委窗口获得 “流动红旗”8面,并多次获得办事对象来信表扬。并联审批流程图和重大投资项目代办流程图展板成为各级领导视察、外地同行参观的重要亮点。
文档为doc格式